2015高考语文复习练习题12

日期:2015-02-14 来源:招生考试信息网 点击

一、(2014·银川市第八中学模拟测试)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4题。

远去的蝉鸣
  ①炎热的夏日午后,蝉振动着它的薄薄的羽翼,像是在弹奏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,琴音从树林里发出,像长了翅膀一样,旋即传遍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。古井边的林子里,也有蝉的鸣叫声,从村庄到庄稼地,到处都是蝉的声音,这悠长而渺远的声音,竟是发自微小的蝉,这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。
  ②多年来,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蝉鸣充满了敬意,它们就像我童年飘飞的梦影,在我记忆的数据库里一幕幕地回放,声音一浪高过一浪。那时候的乡村,天蓝水清,芳草如茵,看不见一丝的污染,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,永远充满生机。从初夏到深秋,我不知道,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聒噪的蝉声,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?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,坚韧。许多时候,乡村的蝉鸣总会让我想起热烈的夏天来,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,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。我总觉得那撩人心扉的蝉鸣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,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,那声音甚至带着几分的虚假,虚假的蝉声怎么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?
  ③小时候,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,初夏时节,一场喜雨过后,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,它们身上嫩白嫩白的,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,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,身体非常的孱弱,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,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,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,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。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的不容易,每一次的蜕变应该都是艰难而痛苦的,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,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,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。我们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“金蝉脱壳”,大概说明的是蝉会用一种假象来迷惑人的,殊不知,蝉是没有那么高的智商的,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,它之所以脱去躯壳完全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痛苦蜕变,这本不足为奇,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表象上。
 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,比如白居易的《早蝉》:“六月初七日,江头蝉始鸣。石楠深叶里,薄暮两三声。”六月初七日,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,初夏闻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,所以,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《早蝉》不无道理。李商隐也写过一首叫《蝉》的诗歌:“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”李商隐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,他把咏物与抒情密切结合起来,在意脉上倒贯全篇,呼应开头,使全诗的意境浑然一体。当然,古代以蝉鸣为噱头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和李商隐,这些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了,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,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,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。
 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,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,偌大的一座空山,没有人语,山林静寂,树影婆娑,只有花香鸟语,溪水叮咚,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,而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,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,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,就像大山拟就的宣言,气壮山河,激越豪迈。我站在被鸟声蝉鸣烘托的热烈气氛里,感受着自然的天籁之音,心中的红尘物欲正被这种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的意境所净化。
  ⑥而今,在乡村,蝉鸣日见稀少,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,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,那里再也听不到蝉在枝头歌唱,村庄的水塘里干涸见底,没有了蛙鸣,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,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的翅膀,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结构的楼房里,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,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,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,加之化肥、农药的滥施滥用,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,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,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 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?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。
  1.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,正确的两项是(  )
  A.作者将乡村的蝉声与城市中的蝉声作比较,发现它们是不同版的,主要是因为蝉所处的环境不同。
  B.蝉那样微小的身体中竟能发出撩人心扉的声音,这确实让作者感到吃惊并感动。同时,作者也对蝉充满了敬意。
  C.“三十六计”之“金蝉脱壳”是蝉用脱的壳来迷惑人,是它制造的一种假象。
  D.当作者看到古代的诗人把蝉声写入自己的诗歌中,并把蝉声美化到一定的高度时,他也模仿这些诗人的作品写了一些关于蝉声的诗歌。
  E.文章引人深思,发人深省。现在的乡村很难听到蝉鸣是令人伤感的,人们滥砍乱伐,污染环境,让蝉等物种失去栖身之所是令人痛心的。
  解析:选BE。A项,“主要是因为蝉所处的环境不同”理解错误,主要是作者的主观感受;C项,不是蝉制造的假象,是它的一种生命规律;D项,“他也模仿这些诗人的作品写了一些关于蝉声的诗歌”错误,原文“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,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”,作者也想和古代的诗人一样寻找富有诗意的蝉鸣。
  2.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?请简要分析。
  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解析:对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的分析,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。内容上引出要描写的事物,结构上引出下文,照应题目。
  答案:内容上,运用比喻和拟人写蝉鸣的优美动听和蝉鸣的悠长、渺远,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蝉鸣的喜爱之情;结构上,照应了题目中的“蝉鸣”,引出下文对乡村蝉鸣的进一步描写。
  3.结合全文内容,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。
  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解析: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,抓住文中描写的内容和作者的议论,分条概括即可。
  答案:悠长而渺远,充满生机,不虚假,撩人心扉;激越豪迈,能净化人的心灵。
  4.作者在文章最后说:“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?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。”请联系全文,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。
  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解析:此题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人文内涵。从文章内容看,蝉失去了栖身之所是蝉的悲哀,而这种悲哀最终是人类的悲哀。作者有悲天悯人的情怀,这是最可宝贵的。探究时要注意答题的角度与层面,分出要点。
  答案:①一个村庄失去了树,蝉没有了鸣唱的地方,这是蝉的悲哀,也是村庄的悲哀。②作者为在村庄很难听到蝉鸣而伤感,更为人们滥砍滥伐,污染环境,让蝉等物种失去栖身之地而心痛,人类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存,这又是人类的悲哀。③这句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,发人深省。

二、阅读下面的作品,完成5~8题。

蒲公英
  高晓云
  有一种野菜,母亲亲切地叫它“黄黄”,儿时的我一直学着母亲的叫法叫它“黄黄”。它有细密的花瓣,每一层花瓣又都排列得那么整齐划一,最先舒展的排列在花朵最外边,细而长,像极了那一把把江南女子撑着的油纸伞。
  小黄花虽小,开起来也有别样的傲气。在万物复苏伊始,在燕子还未归来之际,在草儿才开始探头探脑之时,只要春过处,它不择环境、不择冷暖,只要泥土吐露芬芳,那朵朵小金花,就以一个家族的霸气开得娇艳无比、开得高高低低、一泻千里。
  当花落之时,它又变成另一种样子的小灯塔,像一颗颗绿色的桃心。没有花苞那样饱满圆润,但桃心形长得却非常的标准、可爱。此时,花茎将它举得更高了,慢慢地、默默地不知什么时候,从桃心似的灯塔里孕育出了它的种子,那一个个种子都插上了仙子的翅膀,慢慢被释放了出来。它们你拥着我、我挨着你十分亲密,瓜子仁形的细小的种子每人手中都高举着一个棉花糖,好像要开一场盛大的宴会。它们的小集体整体呈现出来就变成一个个毛茸茸的圆球了,圆得简直不可思议!然而,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在微风的召唤中,对飞行技术轻车熟路的“小伞兵”们就开始了它人生中的美好的旅行,脚步停留在哪里,下一次春来,那里便是一道绚丽的风景!
 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学名——蒲公英。
  春天来时,母亲就一手挎着芨芨草编成的小篮,篮子里随手放上两把小铲子,一手带着蹒跚学步的我,在田埂边、在沟渠里找寻着蒲公英。不一会儿母亲就铲满了一篮。回到家,母亲将藏匿在其中的泥沙洗得干干净净,“黄黄”的叶子都发亮了。之后在开水锅里烫熟了,捞出又放进冷水里漂一天。母亲说这样漂了苦味就淡了,味道就更鲜美了。漂完后,母亲又把水攥干,切段放进盆里撒了盐、花椒,用熟油过了一遍,加上味精拌匀又加了少许的醋继续拌匀。母亲夹起一筷子尝了尝说:“好香啊!”对于年幼的我来说,那涩涩的苦味是不合我的口味的。渐渐长大了,尝过了很多菜,相比之下,才尝出“黄黄”留在最后的清香、合口、出淤泥而不染。上了小学后我也能学着母亲的样子一手挎篮一手拿铲,寻觅蒲公英的身影了。每到春天,寻觅它成为了我童年的趣事,也成了我人生中的美好而幸福的回忆。
  而今,我已初为人母。每到春天,恰巧碰到母亲农闲时,我会随着母亲、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,一人一个小篮,一人一把小铲,我挎着母亲的臂弯,孩子挎着我的臂弯,三人连接成一个一字长阵,选择在一个阳光大好的下午,迈着悠闲的步子,在田间地头甜蜜地寻找着或吐绿或芬芳的蒲公英。
  我们就这样享受着阳光洒满田间地头、洒满全身的温暖,还有三代亲情,在平整的田间、在柔软的田埂边寻觅着。我想:蒲公英之所以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,不仅因为它有着成千上万个像小伞兵似的种子,还因为它那不挑剔、不高傲,生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那样随遇而安的品性吧!
  又一个春来时,母亲打电话询问我:“吃不吃‘黄黄’?”谁料,星期一的清晨,我刚到单位门口,门房大爷就说有人给我带东西了。原来母亲托人将“黄黄”从乡下带到便车上,辗转又带到了我的手上。清晨7:30,我的手里已经扎扎实实捧着一袋包装完好的“黄黄”。 “黄黄”于手掌之中,还是温热的!
  母亲对她的“黄黄”依然热情不减。其实,它的味道一直以来都是苦的,哪怕是在被烫熟漂了一晚上之后,也还是苦的。在她小时候那个挨饿的年代里,“黄黄”曾救过许多人的命。那是怎样的一种喜爱与感激之情啊!渐渐的,我在无形之中也开始逐年逐年地越发喜欢它了,不仅喜欢它金黄色的、灯塔似的小花,喜欢它的小种子拉开小伞破釜沉舟地放飞着自己的梦想那样的魄力,喜欢它飞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那样随遇而安的心胸,更喜欢能带着孩子跟着母亲一起找寻它小巧的身影的那一份温馨,那一份挚爱亲情。
  此刻,我竟是这般固执,这般固执地想念“黄黄”,想念那个把蒲公英叫“黄黄”的人。
  5.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,不正确的两项是(  )
  A.“黄黄”有细密的花瓣,且排列整齐,细而长,像“一把把江南女子撑着的油纸伞”,作者用生动的比喻,描绘出蒲公英的形状。
  B.蒲公英“你拥着我,我挨着你十分亲密”“好像要开一场盛大的宴会”,凸显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”的道理。
  C.文章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母亲采撷“蒲公英”的场景,不仅回忆了往昔生活的苦涩,也衬托出今日生活的甘甜。
  D.“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学名——蒲公英”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,引出“我”对“蒲公英”及母亲的回忆和感悟。
  E.文章中两次描绘了“我”与“母亲”“一手挎篮一手拿铲”,寻觅蒲公英的场景,不仅因为蒲公英清香可口,也因为它蕴含着一份真挚的亲情。
  解析:BC。B.“凸显‘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’的道理”错,应是描绘出蒲公英开放的繁密与热烈;C.“不仅回忆了往昔生活的苦涩,也衬托出今日生活的甘甜”文中无依据。
  6.文章首段写道:“有一种野菜,母亲亲切地叫它‘黄黄’,儿时的我一直学着母亲的叫法叫它‘黄黄’。”请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。
  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解析:本题考查散文开头的作用。解答此题,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,可先考虑所用的一些关键词,如“铺垫”“呼应”“主题”等。
  答案:①内容上,由对“黄黄”的昵称引出“我”对母亲及蒲公英的回忆,为抒写“我”的感悟作铺垫;②结构上,与结尾相呼应,抒发感情,表现主题。
  7.文中的“蒲公英”有什么内涵?请联系全文作简要的分析。
  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解析: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。答题时,要紧扣“蒲公英”这一形象梳理作者的思路,然后找出答案要点。
  答案:①蒲公英不择环境,随遇而安;②蒲公英承载着幸福美好的回忆;③蒲公英充满温馨,饱含亲情。
  8.文章叙述的是“我与母亲”,却以“蒲公英”为标题,你认为用哪个题目更好?
  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解析:本题是对文章题目进行探究。题干要求中有两个标题可供选择,选用哪一个均可。认为以“蒲公英”为题好,可从内容与语言表达两个方面着手;以“我与母亲”为标题,则要注意“直抒胸臆”的表达效果。
  答案:(示例1)以“蒲公英”为标题好。理由:在内容上,暗示文章的主题,通过对蒲公英的刻画与描绘,深情地回忆了“我”的童年趣事,通过“黄黄”的亲昵称呼,真切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;在语言表达上,“我与母亲”过于平淡、直白,而“蒲公英”则借物抒情,寓情于物,同时承载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。
  (示例2)以“我与母亲”为标题好。理由:“我与母亲”直抒胸臆,兼有点题之效,让人一览无余;“我” 对“母亲”的情感,是文章的主要内容,“蒲公英”只是一种媒介物而已。

上一页  下一页  目录

(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www.sczsxx.com/html/gaokaoziyuan/changguishiti/2015/0214/2015ywlx12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