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校学生超两千万 中国职业教育驶上“快车道”
教育部下发通知,我国将重点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,以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
教育部的这一份通知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。
自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实施以来,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,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,办学模式不断创新,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,驶上了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据统计,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,当年招生537.29万人,在校学生1324.74万人。经过3年发展,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,招生规模达810万人,在校生达2056万人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。
数据背后体现了“十一五”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。2002年和2005年,国务院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。随后,职业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起,作为我国教育的三大战略重点,写入“十一五”规划纲要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中央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,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,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,并在重点投入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,建设10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。中央政府还专门拿出5亿元,用于师资队伍建设。
此外,中央政府还加大投入,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。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,在2007年得到明确规定。据统计,从2006年到2009年,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400亿元,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90%;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、助学金和助学贷款,受资助面超过20%。
中央政府的努力推动,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热情响应。近5年来,江苏省共投入10亿多元,建成58个国家级、省级示范性中高等职业院校和一批示范专业;从2006起,西安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款用于职业教育;从今秋起,青海省格尔木市免除高中、中职阶段学生学杂费,近3.5万名学生从中受益……
同时,为了鼓励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教育,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。辽宁省财政厅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规定,对职业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后勤设施建设,学校后勤实体及社会企业为学校兴建的学生生活设施,在用地、税费方面,享受教育基建优惠政策。湖北省出台政策,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资、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。
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,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。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,以及职业学校自身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作出的改革调整,则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。
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,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。然而,自2004年以来,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“技工荒”,高级技工尤为稀缺。
在此形势下,愈来愈多的民营企业,通过“校企合作”的方式投资职业教育。以亚洲最大的铝轮生产商中国万丰奥特控股集团为例,该集团跟浙江新昌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协议,实行“订单式”培养,所开办的3个班,均与数控技术应用相关,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公司上班。像万丰奥特公司这样通过“校企合作”为企业培养技工人才的企业不在少数。
政府推动,企业参与,职业学校也在积极回应产业、行业和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,调整专业结构,加强校企合作,完善顶岗实习制度。
上海市从2006年起,对社会经济发展紧缺专业,实施专业奖励,给予全额学费资助,鼓励初中毕业生报考。
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规定,学校所有的老师都要利用寒、暑假,到企业中调查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中职学生,然后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教学策略。在合作的基础上,学校把企业的高级技工请到学校任教,每周给学生上课,同时跟各个专业组一起研究开发教材。
重庆市旅游学校规定由老师带队实习,学生到了实习岗位后,班主任必须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,进行实时的信息反馈,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。
“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、顶岗实习”的模式,成了我国职业学校,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。
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自2005年起,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%以上。2008年及2009年,尽管国际金融风暴使许多人就业困难,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仍没有回落,分别高达95.77%和 95.99%。(四川招生信息网)
(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www.sczsxx.com/html/xygz/zx/2012/0110/881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