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历史人物]中国思想启蒙之父──黄宗羲

日期:2014-09-12 来源:招生考试信息网 点击

17~18世纪,欧洲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,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、孟德斯鸠、卢梭。在同时期的中国,思想上也极为活跃,主要的思想家有李贽、黄宗羲、顾炎武、王夫子。其中黄宗羲被称为“中国思想启蒙之父”。

  生平经历

  黄宗羲(1610—1695),字太冲,号南雷,浙江余姚人,学者尊为梨洲先生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。他是东林党人黄尊素之子。黄尊素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,不久又下狱,受酷刑而死。为了给父亲报仇,19岁的黄宗羲出袖中锥刺阉党余孽许显纯,当众痛击崔应元,拔其须归祭父灵,颇为震动,人称“姚江黄孝子”,崇祯帝叹称为“忠臣孤子”。黄宗羲归乡之后,发奋读书。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。崇祯四年(1630),在南京经友人介绍参加复社,成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。这年,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为首领的诗社;后来,黄宗羲与万泰、陆符及其弟黄宗炎、黄宗会等在余姚组织过“梨洲复社”。明朝灭亡后,在浙江一带举行抗清斗争。曾经招募子弟数百人组成“世忠营”,在余姚举兵抗清,达数年之久。复国失败后,顺治十年(1653)返回故里,课徒授业,著述以终,至死不仕清廷。

  主要成就

  黄宗羲成就恢宏,领域极广,主要包括经史百家及天文、算术、乐律、释道等,而史学造诣尤深,清政府撰修《明史》,他身历明清更迭之际,认为“国可灭,史不可灭”。于是停止讲学,悉力著述。曾经参与修纂《浙江通志》。在史学上,他主张论史注重史法,强调征实可信;在政治思想上,他看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,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,并且提出了“天下为主,君为客”的民主思想,主张以“天下之法”取代皇帝的“一家之法”,从而限制君权,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。他的政治思想主张主要集中在《明夷待访录》一书中。黄宗羲一生著述包含史学、经学、地理、律历、数学、诗文杂著等,共300多卷,其中最为重要的有《明儒学案》、《宋元学案》、《明夷待访录》等。

  主要影响

 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,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和继承,促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;他的思想主张,是在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背景下萌生的,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;他对君主专制的批评,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;他被成为“中国思想启蒙之父”,他和顾炎武、王夫之并称为清初三大家。

  作者简介:郑永秀,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教师。2009年硕士毕业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,2009年8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至今。

(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www.sczsxx.com/html/read/renwu/renwu242.html)

  特别说明:招生考试网【www.sczsxx.com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相关信息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。